林忌:中國資金要外出,要經過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去洗白、融資;早前中國公司還可以直接在美國上市,如今在美國收緊對中國公司的審批後,紛紛都退來香港;藉港元與美金掛勾,變相令人民幣可以與美金,在自己的控制下交易;另外香港作為「洗錢天堂」,一如孟晚舟案等所揭露,中國公司背後不少交易,都是經過香港作為「白手套」,假借香港公司來做;無論是美國禁運的電子產品,或美國制裁的國家,中國無法直接做的,就透過香港作為「中間人」來做。
中美貿易戰糾紛之中,原本美國對中國的制裁,還對香港網開一面,顧及香港人以及在香港的各國僑民,而沒有把矛頭指向香港;「港版國安法」比起「送中」或者基本法23條更壞的,是 1. 中國單方面完全撕毀一國兩制承諾 2. 撕毀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人權自由的保證 3. 中國自此可以把在大陸國安的一套,用在香港的歐美僑民身上 4. 把香港全面「大陸化」之後,那麼這個「金融中心」就不再是一個公平的交易所,而是一個無論贏輸,都全面由莊家──即中國決定的地方,這亦是為何早前港交所想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,被拒絕的原因──早前英方透露對收購的最大質疑,就是港交所實際上由港共政府所控制,因此英方即時拒絕。
以往歐美各國雖然都質疑中國是否會守信,也知中國常不守信,但卻在見不到鐵證的情況下常自欺,然後希望中國能夠守信,而貪圖與中國貿易的利益;然而當中國擺明可以完全撕毀中英聯合聲明,繞過立法會去強加「港版國安法」在港人身上,就連最後的遮醜布,都被中共拿走了──寧被人知,莫被人見;在講證據的歐美各國,以往他們還可詐作不知,如今無法再視而不見。
香港地位的重要,正在於一國兩制下,中共的黑手不能無限伸展,而仍然有司法獨立、自由與人權,去保障各方利益;而正因為涉及各方的利益,歐美各國即使與中國有糾紛,都不會輕易把糾紛伸延到香港來,變相令北京可以借香港避過很多限制;如今「兩制」變成「一制」,賭場莊家不但控制玩法,甚至可以隨時改玩法,或單方面決定輸贏,而不需要守任何協定與規矩,那麼這個「金融中心」,又如何能夠再保持以往的地位?
北京可以在香港這「賭場」內全部自己話事,換來的是美國直接針對你的「賭場」;例如美國不想港元和美金掛勾,那麼你的聯繫匯率還能守得住嗎?當封鎖香港的利益,大過在香港賺錢,那麼借封鎖香港來封鎖中國的資金進出,這種以往不會考慮的策略,就會變成選項。
中國的貿易順差,基本上就是依靠對美國出口,因此如果美國撤銷《香港政策法》中對香港的優待,對來自香港的公司、甚至連對特區護照的簽證,都嚴加設限的話,中國原本經過香港的生意,就難以經營下去;以往借香港市場走入國際的中國資金與企業,本身既不願經過外國財金機構的審查,失去了香港這個「洗錢中心」與金融市場的掩護,中資將會發現在歐美市場寸步難行。一如近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,禁止無法自證不受外國政府控制的企業,不得在美國上市的做法,就已經傳出中國公司如百度考慮退市,以至阿里巴巴要轉往異地集資等傳聞....(節錄,全文按連結,請訂閱壹週刊)